深圳龍崗區(qū)對市民投訴的處理“力不從心”說明了什么
2016-9-21 來源:南方網(wǎng)
9月6日,《深圳僑報》“龍崗民聲”記者與龍崗區(qū)網(wǎng)信辦對上月民生訴求處理情況進行“回頭看”。調查發(fā)現(xiàn),對于市民投訴,相關部門基本能夠馬上到現(xiàn)場調查并積極回應,但處理卻“力不從心”,整改現(xiàn)場有的是敷衍應付,有的根本沒變。(9月8日《深圳僑報》)
媒體披露的三聯(lián)社區(qū)連成片的鐵皮窩棚、吉福路占道多年的便利店、羅瑞合小區(qū)占道小吃店、六聯(lián)路攤檔設在樓梯口問題,實際辦理結果并不十分理想,不能不讓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比如,回應和承諾時,對事情做調查分析沒有,是不是未處理或難處理也先說個漂亮話,糊弄一下媒體和群眾?辦理的結果與回應有距離,是這些問題存在處理不力的因素,還是問題牽涉面太多,處理時事情有了新變化,需要重新慢慢梳理、消化?
市民投訴的問題,也許不是什么大事大非話題,但毋庸置疑,一定是市民生活中的難題。市民自己會作努力,但能力不濟,處理不了,才會向媒體或相關方面求助和反映。此時,相關方面回應得漂亮,固然可以安撫民意,慰籍民心,但回應了不處理,或者處理不了、處理不好,回應得漂亮就成了假而空。只有民生訴求處理得好了,讓民眾拍手給贊了,才是真的好!
密切關注和解決與群眾生活相關的問題,沒有捷徑。需要細心地了解群眾心聲,熱心地傾聽群眾意見,真誠地關心群眾疾苦,并按照先易后難、逐步解決的原則,理清問題的脈絡,抓住問題的關鍵,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中,可怕的是拖;能拖則拖,能延長時間就延長時間,反正拖死人不償命;可怕的也有假。回應有假,承諾有假,處理的過程和結果有假。先拖后假,有拖有假,真真假假,讓人傻傻分不清,民生訴求問題還在那里擺著,有訴求的群眾反而不好意思再說,沒有精力再議了。
《深圳僑報》和龍崗區(qū)網(wǎng)信辦的跟蹤,有點不服輸?shù)木珰馍瘛K自捳f,不怕事不成,就怕心不誠。對沒有辦得了、辦得好的民生訴求,需要多一些關注、跟蹤、追問,看涉事方面究竟抓還是不抓,真用心還是假用力。而另一方面,對于能辦而不辦,能辦好而不辦好的部門和人,也要動動真格的,促進在其位、謀其政,誰讓民眾不安心、舒心,對群眾不好交代,就讓誰不安心、舒心。這樣,民生訴求處理得好了,大家才會好。(來源:南方網(wǎng) 作者:卞廣春)
【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