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東雄郡,紅色傳承 ——廣東“紅研會”調研惠州高潭紅色文化資源
2020-8-5 來源:廣東省情調研網
為紀念人民軍隊建軍93周年,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紅色文化研究會執(zhí)行會長馮勝平,省情中心副主任、研究會副會長邢慧一行,7月29日-30日,前往東江干部學院(籌)調研惠州紅色文化資源開發(fā)、利用的情況。惠州市委組織部,惠州市委黨校,東江干部學院籌建領導小組辦公室,惠東縣委黨史研究室有關同志與調研組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對未來開展合作達成了充分的共識。
惠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燕宏介紹惠州紅色文化建設情況
惠州市委黨校副校長、東江干部學院籌建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邱國耀介紹東江干部學院
惠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在近代中國革命歷史中,惠州一直是東江地區(qū)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中國共產黨在這里發(fā)展組織,建立武裝,發(fā)動民眾,開展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在數(shù)十年的革命斗爭中,惠州留下了眾多的紅色遺址,遍布全市各地。
邱國耀介紹東江干部學院籌建情況
邱國耀介紹,東江干部學院(籌)所在地的惠東高潭,地處惠州最東邊,是中國首批蘇維埃政權誕生地之一。近年來,惠州踐行大發(fā)展理念,扎實推進高潭“建成三個基地,辦好十件實事”工作,東江干部學院(籌)作為龍頭項目,總投資3.4億元,是全省首批三家干部學院之一(另外兩家為廣東南嶺干部學院和深圳改革開放干部學院)。目標是將其打造成愛國主義教育、黨風黨性教育的教育基地,成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訓基地、展現(xiàn)惠州風采的重要窗口。東江干部學院將用開放的態(tài)度,尋求與第三方的培訓機構建立戰(zhàn)略合作關系,共同建設發(fā)展高潭革命老區(qū)。
馮勝平介紹廣東省紅色文化研究會的情況
馮勝平從智庫的視角對惠州在紅色文化傳承和發(fā)展的系列舉措發(fā)表了看法,對東江干部學院的未來發(fā)展理念予以高度贊賞。馮勝平認為,紅色基因、紅色文化的傳承一定要跟老百姓的生活追求息息相關。紅色包含五大要素:喜慶、幸福、吉祥、有活力和勇于革新,是全體中國人追求的色彩,中國人無論走到哪里都會將紅色帶到哪里。中國共產黨代表的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也將紅色作為自己的基本內核,兩者之間的“基因”是高度一致的,從建黨到建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翻身做主人,實行改革開放讓人民富起來,倡導生命共同體則是實現(xiàn)共同富裕,都是在努力實現(xiàn)這五大要素。紅色文化研究會的職責就是將省市、國家的資源與地方的資源進行整合,組織協(xié)調,幫助各地實現(xiàn)五大要素,未來研究會和東江干部學院可以合作,充分發(fā)揮省情中心、研究會的功能,將當?shù)丶叭珖鞯氐膶<屹Y源、企業(yè)界的資源一起組織起來,充分利用體制外的靈活優(yōu)勢與體制內的資源優(yōu)勢進行對接,形成官方與民間的互動融合,通過教育培訓,紅色旅游形成關聯(lián)產業(yè),帶動當?shù)氐慕洕l(fā)展。
座談會現(xiàn)場
在走訪東江干部學院周邊的紅色革命遺跡,聽取“東江紅都”講解員介紹后,馮勝平建議,對“全國最早的區(qū)級蘇維埃政權”和“第一套共產黨自制軍服”進行深度挖掘,提煉高潭紅色文化中的特色。
·END·
http://osp-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