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雄:公民有序政治參與
2011-7-5 來源:文博院
作者簡介:曾德雄,,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社科院哲學文化研究所所長。1967年出生于湖北仙桃,,1985年進入湖北大學中文系學文,,1991年9月考入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攻讀中國哲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1994年7月畢業(yè)進入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開放時代》雜志社任編輯,2001年任副主編,,2007年任常務副主編,。2003年9月考入中山大學哲學系在職攻讀中國哲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2006年7月畢業(yè),,獲博士學位,。2006年11月當選為廣州市第十三屆人大代表,。
1、陌生人社會最高的權威就是法律
現(xiàn)在的中國是什么樣的社會呢,?官方的說法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其實在學術界有一個說法是中國現(xiàn)在正處于轉型社會,轉型社會的意思就是說舊的東西已經打破了,,但新的東西還沒有形成,,從積極的角度來講,它正在形成當中,。這個轉型,我們可以從很多的角度來給它下定義,,我自己有一個比較好理解一點的定義,,我認為中國社會的轉型可以看作是從一個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的轉型。大家知道熟人社會是一個什么社會,?熟人社會是一個村落社會,,只有在村落里面才是熟人社會,各個人都認識,。這種村落社會的組織,,這種社會的結構是什么樣的呢?一個村落往往是同一姓,,是一種家族式的社會,,這種家族式的社會就是由血緣宗法來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確立行為的規(guī)則,,確立社會的組織,。這種社會誰是老大呢?族長是老大,。他憑什么是老大呢,?因為這個族長年齡大,輩份高,,其實這種就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國傳統(tǒng)有一個說法叫家國同構,我們的朝廷其實就是一個家庭,、一個村落,,就是所謂的家天下。古代的帝國也就是家天下,,皇帝的兒子分封各地,,親朋好友各個都升官,這就是傳統(tǒng)的村落社會,,在政治上朝廷也是一個家族,,也是一個村落,。這種國家在現(xiàn)代社會里也還有,比如說像朝鮮,。這就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是一個村落社會,它的維系,,它的社會規(guī)則的制定靠的是道德權威,。而現(xiàn)在社會是陌生人的社會,我們早就走出村落了,,我們打交道的全部是陌生人,。在陌生的社會里面,從那里去找權威,,還有沒有那樣的道德權威,,有誰可以說我是全天下的權威?沒有任何人可以做到這一點,。我們如何來確定我們之間的關系,,確定我們之間的行為準則,制定我們的規(guī)則呢,?這就是靠一種具有普遍適用性的規(guī)則,,最具有普遍適用性的規(guī)則就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人都一樣,,不管我跟你認識不認識,不管我今天在廣州,,他在新疆,,但是我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所有人都在受到法律的制約,。所以,,在陌生人的社會最高的權威就是法律,法律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最高權威,,大家都必須服從,,它就是我們的規(guī)則。
法律又是誰制定的呢,?法律不是由幾個天才制定的,,從理論上、從道理上來說法律是我們所有人制定的,,它是一個契約,。譬如我們現(xiàn)在決定辦公室里不準抽煙,這就是一個法律,,這個法律是誰制定的,?是我們大家共同的約定,,是一個契約。我們大家既然能夠共同參與法律的制定,,能夠共同形成這么一個契約,,法律的制定人人有份,那么我們就是“公民”,。所以,,我認為目前這個轉型社會是從傳統(tǒng)的村落式的熟人社會向現(xiàn)在法制化的陌生人社會的轉型。目前中國社會相對于村落社會就是有大規(guī)模的社會組織和普遍的社會交往,,社會組織越來越龐大,,跨國公司都出現(xiàn)了。普遍的社會交往也是,,只要走出村落,,會遇到了多少人啊,!舉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我有一個堂弟在廣州打工,,他要找女朋友,,他的爸爸請了一個算命先生給他算命,那個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說你的女朋友在西南方向,。大家一聽西南方向,很快就會反應是云貴川,。但是我叔叔的西南方向不是這樣的,,他是指我們那個村落的西南方向,只是另外一個村莊,。這個例子很能說明在傳統(tǒng)社會生長的人和在現(xiàn)代環(huán)境下面生長起來的人的觀念,、思維是完全不同的。從這個例子也可以看出,,這種中國社會的轉型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我們由傳統(tǒng)的村落式的熟人社會向法制化的陌生人社會轉型,其特征就是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社會組織和普遍的社會交往,,不僅在中國而且是在全世界的交往,。
2、從“民”到“公民”轉型
從另外一個角度,,中國社會轉型的一個特質就是我們是從“民”到“公民”,。“公民”是什么,?就是能夠參與政治,,我們不要誰來引導我們,,我們要自己為自己服務,自己引導自己,,自己完善自己,,這就是我們未來要做的事情,也是我們現(xiàn)在慢慢養(yǎng)成的習慣,。我曾經跟美國一個著名的華人教授探討過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公眾會說我自己為自己服務行不行?公眾如果有這樣一種觀念,,我們這個社會就已經是相當的進步了,。
然而,我們如何為自己服務呢,?這就是我們說的,,我們要參與政治。如何參與政治,?就是我們要決定自己的公共事務,,這種公共事務體現(xiàn)為公共政策,所有公共政策跟我們每個人都相關,,花的都是我們的錢,,我們就是納稅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現(xiàn)代觀點,。他花的是我們納稅人的錢,,最后落腳點也在我們身上。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能夠不參與嗎,?所以,,我們要參與政治,通過參與政治來為自己服務,。
3,、公民有序政治參與
參與政治有哪些途徑呢?我覺得這是要特別強調的,,這就是“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另外一個關鍵詞,,叫“有序”。我們可以參與政治,,我們可以在網上發(fā)表言論,,甚至動不動就找?guī)讉€人上街走一走或者怎么樣,從道理上說你有這個權利,,但是這不是一種有序的參與,,不是一種制度化的參與。例如現(xiàn)在的網民受到很高的重視,各級領導都很重視網友的意見,,這是一個可喜的表現(xiàn),,證明領導對民意很看重的。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這種民意的收集還是不確定的,,領導可以找你,也可以找他,。比如說我也是一個網友,,如果我沒有被邀請過去,說不定我也有一點想法,,我的意見這么好,,但是我為什么沒有被邀請過去呢?所以說,,我們已經做到了參與政治,,但是還沒有做到“有序”。
怎么樣才算是有序呢,?這里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有序”就是選舉。其實選舉我們大家經常遇到,,居委會的選舉,,業(yè)委會的選舉,很多的選舉我們都在參加,,這個就是有序的,,而且選舉時有一套嚴格的規(guī)則的,。一提到選舉可能有人就說公眾素質這么差,,我們能夠選舉嗎?他們能夠合法的選舉嗎,?其實我覺得我們中國公眾的素質是很好的,,我們都很善良,而且都很平和,,都喜歡有序,。其實在延安時期就已經有過這樣的選舉,當時的蘇維埃政府選舉基層政權,,很多人是不認識字的,,不認識字怎么選呢?比如說陳老師是一個候選人,,我是一個候選人,,在我們每個人的面前擺一個碗,選民每個人發(fā)10顆蠶豆,,如果你選陳老師就在他面前的碗放蠶豆,,最后看誰碗里的蠶豆多誰就當選,。當時不認識字的人就這樣選舉,現(xiàn)在我們都認識字了,,我不相信我們的素質就低到不能選舉的程度,。所以,說中國人的素質太低,,不能選舉,,我對這種說法一直是很反感的,因為我不認為我的素質差,,我也不認為我們公眾的素質差,。像廣州兩三年前基層換屆選舉的時候,花都就出現(xiàn)了很好的選舉,,競選人組織了很好的競選團隊,,這些年輕人真的很厲害,擬出了競選綱領,,組織了競選活動,。而且讓我感到欣慰的是輸了的人還去祝賀對手,然后說我下次要再爭取,,這就是現(xiàn)代政治里面很可喜的現(xiàn)象,。這是很積極的一面,當然我也知道在選舉的時候一定會出現(xiàn)很糟糕的事,,但是你不下水,,你怎么才能學會游泳呢?我們都看過馬克吐溫的小說《競選州長》,,可能我們的選舉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像小說里面說的離奇的事情,,但這個不應該成為阻擋我們前進的理由。
除了居委會,、業(yè)委會等選舉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選舉途徑就是基層人大代表的選舉。關于基層人大代表的選舉其實在我們的國家法律上是有規(guī)定的,,《組織法》,、《選舉法》都有規(guī)定,只要是合法的公民,,有十個人聯(lián)手就可以成為候選人,,《憲法》也有這樣的規(guī)定??上н@一條規(guī)定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但是我們并不著急,我剛才說目前是出于轉型社會,只要有這個規(guī)定就代表我們在追求進步,,一個社會的轉型是很漫長的,,尤其是像中國這樣一個有幾千年傳統(tǒng)糟粕的社會。但是,,它已經把這個規(guī)定以法律的形式寫下來,,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進步。據我所知,,已經有人在依法行使這樣一個權利,,最著名的是湖北的姚立法,他就完全是按照這么一個規(guī)定去選舉,,當然他在選舉的過程當中也遇到很多的麻煩事情,,但是他一直都實施過來了,他也當選了,,這表明我們的社會是在進步的,。還有我們的鄰居——深圳,深圳這個城市可能比較年輕的原因,,那里有很多的熱心人士,,他們要參選。其中有打工仔,,有企業(yè)家,,有中小企業(yè)主,他們都跟我有過聯(lián)系,,要參選,,我也跟他們座談過,跟他們有接觸,,而且他們參選的依據就是法律依據,,說10個人聯(lián)手我就可以成為候選人。而且深圳在前幾年出現(xiàn)過兩個很重要的要文件,,我覺得這對政治體制改革有很大的作用,,其中一個是政府出的,,一個是市委出的,。其中有一個是說放開政府官員的競選,就是說副區(qū)長拿出來競選,,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就是放開一定比例的基層人大代表的名額,,這才具有本質性,這就是人民民主,,公民民主,。從深圳想做這個事情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個社會是在追求進步,追求光明的,。
公民如果能夠做到有序參與政治,,這就是我們自己為自己服務,這就是民主,。民主就是說我們自己為自己的事情作主,,公民自己為自己的事作主。現(xiàn)在大家好像把民主當作一種境界,,比如說公司去吃一個飯要發(fā)揚民主,,員工們都發(fā)表一下意見,這也是民主,。但是民主不是一種境界,,也不是一種道德的水平,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它背后有生活觀念,,表現(xiàn)出來的是制度。早期的民主是在英國形成的,,當時英國人為什么要民主,?他們就覺得皇帝老是收稅,而且是貪得無厭,。收稅之后國家就是跟法國和美國打仗,,英國民眾說我們如果要納稅的話,就一定要有我們的代表,,要對皇帝的決定有否定權,,他們當時提出一個“無代表不納稅”的口號。之后就慢慢地形成了英國的議會民主,,民眾選出自己的代表,,對皇帝的決定進行審議,這就是民主,。民主是一種生活方式,,跟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現(xiàn)在媒體上說廣州老是這樣那樣的,,好像沒有聽取市民的意見,,這就是一種民主的觀點。當然,,現(xiàn)在政府和黨政部門已經開始很注意聽民眾意見,,證明民主發(fā)展的過程越來越好。
4,、未來公眾政治參與的前景:憲政,、民主
當把這種民主制度化,,就是我們說的有序參與,這一種政治模式就叫憲政,。這種憲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憲法與法律至上,讓法律來約束公眾的行為,,所有人在法律之下人人平等,,沒有任何的黨派,沒有任何的團隊可以超越法律之上,。民主憲政可以說是我們五四運動以來,,中國開始轉型以來,幾代中國人追求的一個終極的理想目標就是民主憲政?,F(xiàn)在老是說五四運動的口號是“科學,、民主”,其實有學者借助現(xiàn)代的電腦做了一個統(tǒng)計,,把五四前后10年的文章的關鍵詞把它挑出來,,用電腦來統(tǒng)計哪一個詞出現(xiàn)的頻率最多,結果后來他們統(tǒng)計的結果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頻率最多的是“權利”,,第二個最多的詞是“自由”。大家知道權利和自由是非常緊密的一個概念,,廣東最偉大的先賢之一梁啟超說什么叫自由,,“自由乃權利之表征”,就是說我的權利沒有受到侵犯的一種狀況這就是自由,。在我們中國傳統(tǒng)社會也好,,在我們的現(xiàn)代社會也好,我們的自由是經常受到侵犯的,,我們?yōu)槭裁词艿角址??因為我們的權利是沒有得到保證的,所以大家沒有得到充分的自由,。五四的時候人們最向往的是權利和自由,,接著是科學和民主。在傳統(tǒng)社會道德是社會生活的核心要素,,我們從小被教育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我們從小被教育要大公無私等等,但是現(xiàn)在我們每天努力工作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沒有人說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是道德目標,讓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是我們自己權益的目標,。
這個轉型是在很早以前就有了,中間有很多的曲折,,我們新一波的轉型是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開始的,。改革開放有一個很大的變化是什么呢?改革開放一個大的改變就是國家容許人致富,,鼓勵你富裕,,在改革開放之前富裕是一件很反動的事情,誰要追求致富絕對是資產階級反動思想,,追求富裕是一件錯誤的事情,。改革開放之后追求富裕是一件正確的事情,而且還鼓勵,。在思想上有一個很重大的意義,,就是國家承認了我們財產權的正當性。所以我們當時看到,,1978年以后很多人開始蠢蠢欲動,,開始做生意,而且馬上有很多人富裕了,。但是我們要想想,,權利有很多的菜單,有財產權,、言論權,、組織、結社,、游行示威表達等等,,但是財產權是所有這些權利最最核心的一個權利,言論,、游行結社,、示威、抗議都是為了財產權,,不是為了什么抽象的東西,。所以,承認了財產權,,實際上就承認了你的言論,、表達、監(jiān)督等等權利,。所以,,新一波的社會轉型,我認為是從道德到權利,,這個轉型完成了沒有呢,?遠遠的沒有完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幾年陜西有一對夫妻在家里看黃片,警察沖進去把他們抓起來了,。這就能說明中國轉型社會的特質,,在傳統(tǒng)社會道德是核心要素的時候,道德標準是唯一的標準,,夫妻看黃碟肯定不能說他是道德,,所以公權可以用道德的名義來干預你,處罰你,。這種事情在中國以前是很多的,,很多人因流氓罪被判處徒刑,開除公職,,開除學籍,,一輩子基本上完了。
在權利社會,,權利是一切社會生活的核心要素,。我們的行為動力是權利,做什么事不再為共產主義目標服務,,目標是為家庭生活更美好,。我們評價行為標準也是權利,你憑什么說你的行為是正當,,他的行為是不正當呢,?評價的標準就是一個,就是你的行為有沒有侵犯他人的權利,,如果你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權利,,那么你的這個行為就不是正當的,如果你的行為沒有侵犯他人的權利,,那么你的這個行為就是正當的,。以道德的標準來看,夫妻看黃碟當然要抓,。但是以權利標準來說,,夫妻在家里看黃碟沒有影響任何人,沒有侵犯任何人,,這個權利就是正當的,,沒有任何人可以干涉。所以,,這個新聞在網上引起一片嘩然,,警察是站在道德的立場去干涉、處罰他們,,網友是站在權利的立場去為他們辯護,,后來警察就把他們放了,。這個例子很典型、很生動的說明中國社會的轉型,,也能夠說明傳統(tǒng)社會是一種什么樣的社會方式,,是一種什么樣的治理模式,,現(xiàn)在的社會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治理模式,。所以,在傳統(tǒng)社會道德是社會生活的核心要素,,在現(xiàn)代社會權利就是人權才是社會生活的核心要素,。我們的社會組織原則,我們的行為動力,,我們的社會評價標準全部要站在權利的立場,。當我們把這一切,把我們的重心放在權利立場的時候,,我們會對同樣的事情得出完全不同的評價?,F(xiàn)在很多社會上的一些人發(fā)言,有分歧,,其實就是站在不同的立場,,特別是政府跟公眾有不同意見的時候,政府往往很傳統(tǒng),,都是站在道德的立場,。公眾則在權利的立場來發(fā)言,所以我們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所以,,我有一個說法:權利既是文明的腳步,權利也是文明的標志,,文明再往前走,,其實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的權利越來越得到彰顯,越來越得到保障,,所以我們越來越文明,。另外一方面,我們之所以說我們這個社會越來越文明,,那是因為我們以權利作為標準來衡量,,我們越來越進步。例如在幾年前重慶有一個老太太,,跟一個年輕人結成夫妻,,這種事情放在以前是無法想像的,我們無法接受,,說他們傷風敗俗,。但是后來大家說這是他們兩個人自己的事情,,他們兩個只要愿意,我們只要祝福他們就好了,。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翁帆和楊振寧先生,這個事情在以前我們會說翁帆是不是貪圖名利,,說楊振寧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動機,,但是現(xiàn)在我們會說他們是你情我愿,我們祝福他們就好了,。一個是站在道德的立場,,一個是權利的立場,我們正在向權利社會前進,,權利社會制度化的表現(xiàn)就是憲政,、民主,我們要為自己作主,,自己為自己服務,。【來源: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osp-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