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警惕“唱空中國” 莫讓股市成突破口
2011-8-1 來源:新快報
正當中國經(jīng)濟穩(wěn)步增長、國家正實現(xiàn)和平崛起的時候,一場從政治、經(jīng)濟、金融等各方面唱空、掏空、打壓中國的陰謀正在興起,對此方方面面應予以高度警惕。
應回擊美債違約行為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從政府領導到國民一直以為,美債是世界上信譽最好的債券,是以美國國家信譽作為擔保的,增持美債是中國外儲最好的選擇。直到中國持有的近5000億美國政府擔保的“兩房”債券出現(xiàn)破產(chǎn)后,中國政府增持美債的信心一直沒有動搖過,以至于現(xiàn)今共持有的美債超萬億美元之巨。然而,近期美債違約的風險越來越大,引起了全球的恐慌,中國自然是最大的受害者。
從中可以看到美聯(lián)儲發(fā)動的新一輪貨幣戰(zhàn)爭路線圖:超額濫發(fā)美元——美元貶值——零利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漲——中國通脹高企——被迫兩年內11次提準、5次加息——人民幣升值——掏空中國外匯儲備——中國經(jīng)濟衰退。
對此,中國不能被動挨打,必須放出各種回擊的聲音:如果美債違約,中國將不計成本地拋售美債;將中斷先前購買幾百億美元美國大宗商品的合同;禁止美國銀行和各投行變現(xiàn)中國銀行股的股權;限制美國在華企業(yè)只能抽取紅利而不能抽取資金等等,以迫使美國兌現(xiàn)國家承諾,切實維護中國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謹慎看待國際板計劃
連美國政府對國家的承諾、信譽都可以棄之不顧,那么,人們又怎么能相信美國的企業(yè)來中國上市圈錢后會信守承諾?美國金融危機的黑洞巨大,美國企業(yè)普遍嚴重受損,其資產(chǎn)負債表的黑洞是怎么填平的?其凈資產(chǎn)為何能評估得那么高?美國經(jīng)濟僅增長1.8%,股市卻創(chuàng)出新高,市盈率竟然還能維持在十幾倍,上市公司的高利潤和高成長性是怎么做出來的?
中國政府、股市管理層和廣大投資者都有理由懷疑美國、歐洲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真實性。若在沒有弄清中外公司制度、會計制度、法律制度的差異之前,輕易讓外企來國際板大規(guī)模圈錢,到時,興許又會像美債違約一樣,利用制度的合法性,讓中國投資者血本無歸。
極力鼓吹推出國際板的人,將有意無意地成為掏空中國陰謀的幫兇。上周一82點的大暴跌,主要是國際板傳言惹得禍,證監(jiān)會次日就辟謠也證明,推出國際板不得人心。
恢復股市“晴雨表”功能
2001年至今的10年,中國GDP從8.9萬億元增長到44萬億元,漲幅3.94倍;廣義貨幣供應量M2從13.24萬億元增長到78萬億元,漲幅4.89倍;房價漲了約10倍;物價漲了3至4倍。但是,股市從2245點到2610點,10年漲幅僅16.3%,比銀行儲蓄收益率還低。若剔除新股所占的指數(shù),其實是負增長。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jīng)濟在世界上是一枝獨秀,年增速高達10%以上,但股指至今遠離危機前高點55%。而危機發(fā)源地歐美股市,以及金磚國家,卻紛紛創(chuàng)出危機前的新高,連日本、香港都收復了危機前的70%-80%的失地。“晴雨表”功能的扭曲,使得國外輿論從股市的全球墊底表現(xiàn),進而懷疑中國經(jīng)濟增長的真實性和存在問題的嚴重性,作為唱空、做空中國的口實。我們必須用實際行動來擊碎這種謊言。
糾正投、融資功能的偏頗
現(xiàn)在發(fā)達國家直接融資的比例大大高于間接融資比例,相比之下,中國的直接融資比例還太低。因此,有官員稱,“未來10年,中國股市融資都將保持世界第一”。但是,他們把“直接融資”的含義偷梁換柱了。發(fā)達國家直接融資中,85%是債券融資,10%才是股票融資。而在中國,90%以上都變成了股票融資,而不愿進行需還本還息的債券融資。同時,只強調股市的融資功能,而偏廢了投資功能。
7月25日,證監(jiān)會網(wǎng)站上發(fā)布的報告稱:“2010年A股上市公司盈利6471億,比上年增長39.15%。表明中國股市在服務經(jīng)濟方面又得到發(fā)展”。但該報告只字不提2010年股市是在融資了1.02萬億元基礎上,上市公司才盈利6471億元。更故意掩蓋2010年經(jīng)濟增長10.3%,但指數(shù)從3277點—2808點,下跌了14.31%,表現(xiàn)位列世界股市倒數(shù)第一,80%投資者大幅虧損,足見中國股市的投資功能已蕩然無存。為此,管理層在考核政績時,不能僅看融資量達到多少,還應看股市是否隨經(jīng)濟而平穩(wěn)增長,投資者的收益是否得到體現(xiàn)。
改善供求關系以避股災
2005年股改前,股市流通市值僅2萬億元左右,現(xiàn)為20萬億元。而2009年初,流通市值也僅5萬億元。2007年秋,股市流通市值9萬多億元,基金市值有3.4萬億元,股民保證金有3.2萬億元,所以會出現(xiàn)6124點的大牛市。而現(xiàn)今2800點時,流通市值達20萬億元,為當時的2.22倍;基金市值僅2.3萬億元,為當時的67%;股市保證金只有1.3萬億元,只有當時的40%。
如此懸殊的供大于求,決定了股市連2850點都站不住。加上每周都有8—9只新股發(fā)行上市,所有銀行股都沒完沒了地再融資,當下又有人不斷在鼓吹推出新三板和國際板。這種不切實際的擴容大躍進,對于估值已相當于2005年998點和2008年1664點及當前2700點的股市來說,實在是不堪承受之重,稍有不慎,必釀成新一輪股災。
現(xiàn)在到了該深刻反省和剎車的時候了!其實只要把國內的事情管理好,又何懼唱空中國的大合唱?
http://osp-tech.com